读《我的精神家园》
最近读完了王小波的《我的精神家园》。认识到一个鲜活的程序员作家。他文风风趣幽默,经常看到脱口大笑出来。
这本书好像一本日记,日记里是他对当前环境的思考,对世界的认识。主题包括:小说、电影、艺术、环境、卫生、民生等等。他也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,注重细节的人。尤其在环境与卫生这些方面的观点我非常认同。原来在几十年前,就有人同样的关注空气,关注环境了。
最后回响一下观后感:
- 活着要有趣
- 多出国去看看,看看不同的自然环境,不同的国家城市面貌与历史。
- 工作就要较真,要认真,做出点成绩,而不是被动接受。
-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
- 用幽默化解愤怒,幽默的语言去描述一件愤怒的事情。
- 看到一个现象要看其本质,你看到小摊小贩不卫生,不厚道,本质可能是他们没有得到尊重。
以下是我的一些摘抄:
坦白地说,我也解释不大清楚,只能说,假如我今天死掉,恐怕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到,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;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,活过,爱过,写过。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,所以正在努力工作。
80 岁的身体还能做什么?
总而言之,干什么都是好的,但要干出个样子来,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
做出点成绩,闪光点
我时常回到童年,用一片痛心来思考问题,很多繁难的问题就变的易解。
多跟小朋友聊天
青年的动人之处,就在于勇气,和他们的远大前程。
有句网络语很流行 「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」
同性恋研究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:倘若生活中存在着完全不能解释的事,那很可能是因为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实,而不知道的原因确是我们并不真正想知道。比如我们以前不知道同性恋的存在,是因为我们是异性恋;我们不知道农民为什么非生很多孩子不可,是因为我们是城里人。人类学和社会学告诉我们的是:假如我们真想知道,是可以知道的。
世间万物,存在即合理,背后有原因。勿做「二极管」
挤火车和上公共厕所时,人只被当身体来看待。这里既有其一的成分,也有其二的成分,而且归根结蒂,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。说来也奇怪,中华礼仪之邦,一切尊严,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,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。一个人不在单位里、不在家里,不代表国家、民族,单独存在时,居然不算一个人,就算是一块肉。这种算法当然是有问题。我的算法是:一个人独处荒岛而且谁也不代表,就像鲁滨逊那样,也有尊严,可以很好的活着。这就是说,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。知道了这一点,火车上太挤了之后,我就不会再挤进去而且浑然无觉。
让我想起,果仔经常问我,为什么有一个小朋友不遵守规则,我们全班就要受批评。